【中国经营网注】索尼近期公布将预计全年净亏损2300亿日元,受此影响,索尼移动部门将裁员15%,此外索尼移动还将精简智能手机产品线,针对高端市场发力。那么,寄希望于移动市场突围的索尼有多大把握?与苹果三星或者国产手机相比,索尼还有什么优势?本文来自IT时代周刊。
不久前,索尼调高了自己的预亏金额,显然原本的智能手机战略并没有帮助索尼扭转颓势。如何自救就变得非常关键了,否则亏损还会加剧。从当初转卖PC业务,剥离电视开始,索尼就希望能够借助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市场有所作为,甚至喊出了进入全球三甲的行列。但如今不用说三甲,甚至前五都没有索尼的身影。
如果仅仅是份额问题的话,或许还能勉为其难地归结为中国本土厂商崛起,在中低端市场的抢占份额,尤其是千元智能机的火爆等等都给索尼很大的压力。索尼在智能手机市场预想的份额并没有达到。索尼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,因此进行相应的调整也是必须的。
只是如何选择,是继续压低成本,力拼中低端市场,和中国企业抗衡;还是转战中高端市场,直接和苹果三星掰腕子?其实两条路对于索尼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。
首先我们先说说中低端市场。其实索尼当初喊出进入全球三甲的份额市场,就是觉得自己进入到中低端市场也能获得用户的追捧,进而占据新兴市场的优势。
但显然索尼忽略了几个问题:其一是索尼的品牌影响力在智能手机市场早已今非昔比,不说销声匿迹,起码对于更多的新兴用户来说,索尼代表着上一个时代了,已经落伍了,不在新兴的市场范畴里了。
其二是索尼低估了自己的竞争对手,来自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厂商的能力了。
还有就是索尼已经严重低估了自己的竞争对手,与来自中国市场的“中华酷联”以及小米等厂商的崛起相比,后者的速度非常快速,不仅迅速占据了中国本土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,同时触角早已拓展到海外市场,名声已经不可能与多年前的“山寨”再画等号。尤其华为、中兴的全球品牌美誉度异常高,在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的口碑和认可度也颇具竞争力,而小米和酷派也都进行国际化拓展。
索尼在和这些对手竞争中没有丝毫的优势,而且中国制造商价格战打得得心应手,成本控制较好,以一种相对高的配置,相对低的价格抢占市场份额,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。这恰恰是索尼所欠缺的。因此份额受到压制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接下来,再说中高端市场。这个市场无疑是苹果和三星的天下,事实上二者也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更多的利润,这是业界公认的事实。如果说索尼曾经也是电子消费品的时尚代名词的话,但那是在Walkman流行的时代,流行音乐,追逐音质变化的亚MP3时代,如今包括苹果iPod都几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,索尼的时尚知名度自然也是名落孙山了。
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说法是,索尼已经缺乏了寻找到用户痛点的能力,再加上索尼把几乎所有的复苏期望都放在了智能手机市场,当这个市场遭受困顿的时候,自然也就更加雪上加霜了。亏损加剧也是难免了。
平井一夫显然没有库克的运气,起码后者获得了乔布斯很厚实的家底。想要自救那么就从裁员开始,这已经成为业界的惯例,索尼也不例外。事实上很多日系厂商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亏损,裁员也不可避免。这次,索尼移动部门将裁员15%,大约减少1000个工作岗位。此外,索尼还表示将精简智能手机产品线,以迎合高端市场的需求。
据悉,索尼在美国市场,几乎没有几款高端Xperia手机通过美国的无线运营商进行销售。对此,索尼移动部门负责人铃木国正重申对美国市场的承诺:“很明显,我们需要继续投资美国市场。我想我们能够一步步实现在这个市场的份额增长。”不过,众所周知,美国的高端市场已经渐趋饱和,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,再加上苹果iPhone系列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更具优势,此外还有三星的虎视眈眈,索尼又能获得多少机会?故此,进军高端市场,索尼的路不会平坦。
手机:153 1223 1929
电 话:0510-82441256
传 真:0510-82441256
现货业务:
期货定轧:
orders@ceheco.com
财务:
售后服务:
投诉:
Copyright 2008-2014 策合商贸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苏ICP备14042600号